突破“船等机”瓶颈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
恒力重工船用发动机订单排到2028年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0日
信息来源:辽宁日报
【 字体: 】? 【打印文章】

??金秋时节,大连长兴岛恒力重工产业园里,4万余名工人昼夜奋战在生产一线。在全面投用仅3个月、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发动机二期总装车间,技术人员三五一组在装配台架上分工协作,加紧组装;另一侧,一台台成品发动机紧密排列,整装待发。

??在一台高12米、重450吨的发动机前,恒力发动机(大连)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玉高自豪地表示:“这是企业自主生产的首台LPG双燃料6G60发动机,标志着恒力发动机正式进入绿色燃料发动机建造领域。同步生产的甲烷双燃料8G95发动机,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。全面达产后,恒力可年生产发动机180台,成为中国单体最大的船用发动机制造企业,可覆盖G95及以下机型,并实现LNG、LPG、甲醇、氨四种低碳零碳双燃料发动机全覆盖。”

??作为动力来源,发动机被视为船舶最核心的一环,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业品之一。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”,秉承这一理念的恒力人,在3年前恒力重工成立运营初期,便采取“造船”与“造机”齐步走的方式,奋力破解船用发动机“卡脖子”难题。以“打造世界一流的船用发动机”为奋斗目标,迅速汇聚一大批国内外一流设计和研发人员,还与德国埃维能公司签订专利许可授权协议,正式启动发动机造机业务。

??设计研发团队日夜钻研、反复试验,去年9月,由恒力重工自主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交付,安装在恒力重工建造的8.2万载重吨散货船上,实现“自己造的船用自己产的发动机”,突破了船舶建造中“船等机”的瓶颈。

??伴随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,低碳零碳双燃料发动机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。恒力重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,建设全球领先的发动机总装车间,对标世界一流,坚持清洁造机、实名制造机、美观造机理念,不断加快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攻关,所生产的发动机获得船级社、船东一致认可,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。“企业的发动机订单已经排产到2028年,2026年我们计划交付发动机120台。”史玉高说。

??船用发动机完全自主生产能力,成为恒力重工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竞争的硬实力,新船订单接连不断,造船工期已排至2029年。而且,恒力重工手持订单均满足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对绿色低碳运输的需求,超大型集装箱船采用的双燃料发动机都将由恒力自主制造。

??从首台发动机成功交付到低碳零碳双燃料发动机全覆盖,从散货船起步到超大型油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、超大型矿砂船、LR2油轮等各类船舶相继开工建造,恒力重工一步一个跨越,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。

编辑时间:2025-10-20?? 责任编辑:白云 版本号:1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邮编:110032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

微信公众号

政务微博